联系我们

全国服务热线
0531-95105531

餐厨垃圾处理市场版图初现:四分天下 机遇何在?

2018-03-30 07:20:00

  2018年2月23日,北京市2018年生态文明与城乡环境建设重点工作公布,其中明确提出将加快推进垃圾治理设施建设,实现每日新增餐厨垃圾处理能力710吨。事实上,北京并非唯一明确将餐厨垃圾处理工作的推进提上日程的城市:2017年末《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“地沟油”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》发布,强调加快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;郑州市明确到2020年餐厨垃圾总处理能力将达到600吨/日;深圳市对餐厨垃圾收运处理补贴标准进行了调整……在固废3.0时代开幕之际,新征程面前餐厨垃圾处理市场的新机遇又在何方?

 

  E20研究院对项目数据库进行了区域解读,对我国餐厨垃圾处理市场现状加以归类解析。

 

  两大分区下的供给关系解读

 

  随着我国试点城市的建设及推进,近年来我国的餐厨行业快速发展。但基于我国餐厨行业处理工艺、边界条件、盈利等的不完善,前端生活垃圾分类不到位导致分类处理成本高、中端收集困难以及末端资源化产品盈利难等问题仍较为突出,我国的餐厨垃圾处理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。目前国家层面尚未出台相关的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,各地方根据地区实际情况,纷纷制定餐厨垃圾管理办法。截止至2017年11月,我国有12个省和直辖市、101个地级市及6个区县制定餐厨垃圾管理办法,占比达到35%。由于行业整体发展阶段尚处于初期,不同省市对餐厨垃圾的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。

 

  图表 1 我国各省餐厨垃圾处理能力情况(以项目规模计)

 

  根据我国各省餐厨垃圾产生情况和处理能力,E20研究院固废产业研究中心将其进行了供给关系区域划分(图表 2):其中,蓝色上半区供给整体不足,市场处于蓝海阶段;橙色下半区城市的基本处理需求可得到初步满足,但由于我国餐厨垃圾处理市场整体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,收运率还远远不足,将其称之为“饱和”尚言之过早。

 

  

  图表 2 供给关系两大分区解读(来源:E20研究院)

 

  可以看出,我国大部分省份位于在严重供小于求的“蓝色”上半区,仅有海南、北京、福建、重庆、江苏和浙江六个省市相对其需求而言处理能力尚可,占比仅17.6%。除去需求与处理能力均较低的部分省市,辽宁、上海、湖南、湖北、河北、四川、山东、广东等地旺盛的餐厨垃圾处理需求值得关注。

 

  四大阵营中的现状与机遇

 

  在基本供需关系两大分区的基础上,根据处理能力及当前收运率普遍较低情况下,各省处理需求的不同,我国餐厨垃圾处理市场可基本划分为四大阵营。

 

 

  

  图表 3 发展阶段四大阵营解读(来源:E20研究院)

 

  1. 初步发展区:整体发展相对不足,供需矛盾中分区明显

 

  由于行业发展较晚,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市均处于初步发展阶段(上图左下区域)。这一阶段的地区根据自身供给关系可分两大类:以辽宁、上海、四川、河南、湖南、湖北、河北等地区为代表的大部分地区,处于供给明显不足的蓝色上半区,在发展尚处萌芽阶段的大部分省份中,其处理能力短板明显,基本处理需求难以得到满足,存在一定矛盾;以海南、北京、福建为代表的个别省份则供给相对平衡,虽然同处发展初期,但矛盾并不明显。篇幅所限,本文以辽宁和海南两省作为上述两类省份代表进行分析。

 

  辽宁是典型的供给严重不足,但需求相对较多的代表省份。根据住建部2015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数据显示,在东三省中,辽宁省以933.24万吨/年的生活垃圾清运量,远高于吉林省的490.26万吨/年和黑龙江省的523.03万吨/年,是当之无愧的东北生活垃圾产量大省;而在人口方面,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截止到2016年,辽宁省总人口数达4378.00万人,在近年东北地区常住人口流失的大形势下,辽宁省总人口降幅不大,整体保持稳定。从人口数和生活垃圾总量两方面测算,若收运体系完善,辽宁省真正待处理的餐厨垃圾总量应在7000~10000吨/日,庞大的处理需求不容小视。而在处理能力方面,辽宁短板明显(见图表 1)。在政策层面,2002年出台了《沈阳市餐饮废物收集运输及处置管理规定》,但与大多数省份一样,落地效果不佳。目前,辽宁省仅有沈阳餐厨垃圾处理场一期工程于2017年投入运行,设计日处理餐厨垃圾能力为200吨/日,废油脂8.2吨/日,处理浑南、和平、苏家屯以及沈河区的机关、中小学、企事业等单位食堂、星级宾馆酒店、大中型餐饮店产生的餐厨垃圾,总服务面积为1135平方公里。二期拟建工程预计于2019年投产,届时处理能力将提高至320吨/日,但在全省餐厨垃圾处理体量面前,处理水平还远远不足。E20研究院认为,以辽宁为代表的省份应在大力推进餐厨垃圾系统管理,加强收运体系建立的同时,加快处理设施建设,以满足基本处理需求。

 

  同处发展初期,下半区的海南、福建、北京等省(市)则供需矛盾明显缓和。据统计,海南省由于人口较少,餐厨垃圾产量约1500吨/日,处理需求相对较小。海南省在餐厨垃圾管理方面较早布局,早在2012年起就开始设计规划餐厨垃圾处理项目。2015年,三亚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竣工投产,该项目一期处理餐厨废弃物100吨/日,远期处理规模为150吨/日。项目采用BOT方式建设,由海南绿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投资、建设、运营。2016年10月,海口餐厨垃圾处理PPP项目正式试运营,为海口市新增200吨/日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。在当地环卫部门推动下,处理厂与较大规模餐饮单位签订了销运处理协议,但仍存在“吃不饱”的尴尬现状。因此,对此类处理能力尚可且餐厨垃圾总量较低的省份,加快完善餐厨垃圾收运管理体系则是当务之急。

 

  2. 供给不足区:山东地区需求旺盛,处理能力已处上游但仍需扩充

 

  山东省在餐厨垃圾处理能力方面位居全国领先梯队。2014年4月1日起颁布了《山东省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》,并在“十二五”期间大力推动餐厨垃圾处理厂建设,大幅提高了山东省处理能力。据E20研究院数据库不完全统计,截止到2017年11月,山东省已建(含在建)餐厨垃圾处理厂14座,总处理能力达2300吨/日,各地级市建厂后大幅缩小了餐厨垃圾收运半径,全省处理能力整体较为乐观。在处理需求方面,山东由于人口基数较大,餐饮业相对发达,餐厨垃圾产生量也明显高于我国大部分省份,因此,山东地区餐厨垃圾处理行业虽发展相对较好,但产能仍面临扩充需求。

 

  图表 4 山东省餐厨垃圾处理项目统计

 

  

  数据来源:E20研究院

 

  3. 快速发展区:江浙地区势头正劲,餐饮大省广东仍需发力

 

  江苏、浙江和广东位列产量和处理能力均相对较高的快速发展区,餐饮市场活跃的同时餐厨垃圾处理能力也相对较好,属于我国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发展较快的区域。

 

  据E20研究院统计,截止到2017年11月,江苏省已建(含在建)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共计18个,设计处理能力为3300吨/日。浙江省则建有餐厨、厨余垃圾处理项目20个,处理能力达4300吨/日。

 

  图表 5 江苏省餐厨垃圾处理项目统计

 

 

  来源:E20研究院

  图表 6 浙江省餐厨、厨余垃圾处理项目统计

 

  

  来源:E20研究院

 

  另一个同处于快速发展区域的沿海省份——广东省则与江浙有所不同。与江浙“多、小、散”的处理特点相反,广东省以中大型餐厨垃圾处理场为特色,以广州、深圳两大城市为核心开展。据E20研究院统计,广东省规模以上餐厨垃圾处理项目仅8个,但其设计处理能力达3500吨/日。而在产量方面,广东省餐饮市场活跃,在人均餐厨垃圾产量及生活垃圾产生量等方面均高于江浙地区,因此处理需求也远高于上述地区。广东省作为餐厨垃圾处理市场相对发达的领军地区,目前虽在大规模项目的尝试方面颇有经验,但除广州、深圳两大城市之外的其他中小城市涉猎有限,存在部分处理需求难以满足的可能。因此,E20研究院认为,未来,小规模好氧分布式处理项目或可用作辅助措施,以缩短收运处理半径,精准覆盖餐厨垃圾的处理“盲区”。

 

  4. 初步饱和区:美食之都不忘末端治理,重庆地区处理现状相对乐观

 

  作为直辖市,重庆市餐厨垃圾规划处理能力近3000吨/日,而餐厨垃圾产生量约4000余吨/日,主城区收运率在70%以上,供需基本可实现平衡,处于市场初步饱和阶段。

 

  图表 7 重庆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统计

 

 

  来源:E20 研究院

 

来源:中国固废网